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新闻 >
【夏都培训】2019年青海省公益组织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担当培训会
时间:2019-02-21
公益在线青海站(公益记者武锐利 苟会贤)扶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 各地社会工作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开始积极探索特色经验。
2月16日,17日,18日西宁夏都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的贺永贵主任,马建青,赵玉青,王秀珍,蝶梦在穆斯林大厦参加由青海省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青海省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青海广益社会服务中心承办,青海航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协办的《青海省公益组织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担当》培训会。
本次培训以民族地区公益组织发展前景与脱贫攻坚为主题,关注我省公益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组织社会扶贫资源、承接政府扶贫职能转移、推动扶贫社会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桥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会议在青海社会组织管理局李晓军副局长的致辞中开幕,李晓军副局长指出社会有需求,社会组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热情,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青海省广益社会服务中心专业督导白友涛教授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为主题,从精准扶贫与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对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的要求;针对性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社会组织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四个方面为学员们阐述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与相关文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理事长,甘肃慧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丁文广讲授了主题为“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课程,从13个要素阐述了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并为学员们播放了他的团队精准扶贫的案例:绿色母牛银行。
来自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智库特聘专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丝绸之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英国LSE人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杨文炯博士以“文化根植与公益组织的文化看守——从人类学的视角看公益组织”为学员们阐述了公益组织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而专业性的公益组织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专业性公益组织的形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的自证,是文化传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专业性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作为的价值与责任担当;为学员们讲述了青海回撒救助会走过的15年不平凡的心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院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良警宇从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主题为“志愿者与公益组织的发展”和“志愿者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两项课程。
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青海广益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兼副理事长白晓荣从什么是政府购买服务?为什么要购买社会服务?如何购买服务三个方面为主题给学员们讲授了“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甘肃省临夏州党委副教授,甘肃兴邦益加益学院陇益院长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趋势”为主题讲述了中国慈善事业的三大现实功能;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实功能与发展态势;中国慈善未来发展的三大阶段。
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进行了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公益组织发展主题沙龙,各位教授解答学员就结合自身组织提出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两天半的学习,小编认为社会工作要做到有效参与精准扶贫,必须提升社工自身能力。一是提升政策理解与运用能力,熟悉我国现行的扶贫开发政策,了解已有的扶贫开发系统和运行机制,能客观分析现有扶贫开发政策、机制的成效与不足,为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政策倡导。二是提升与现有扶贫系统沟通与合作能力,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是新思路、新方式,现有扶贫系统对社会工作并不一定了解或认可,这就需要社工主动与现有扶贫系统沟通和交流,找准专业定位和切入点,与现有扶贫系统达成共识。三是提升融入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能力,社工要能放下自身,虚心学习贫困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等,尊重本土经验,积极主动拜访贫困村民,了解其经济社会生活,找准他们的迫切需要。四是提升挖掘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策划各种主题活动,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了解我国的贫困现状,影响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扶贫工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个别贫困家庭或村民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联系爱心企业、爱心社会人士,予以定点、定向帮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此外,可以通过活动等形式促进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建立互助网络,通过彼此之间的帮助来摆脱困境
上一篇:整“理”心情,新出“
下一篇:爱心汇聚送温暖 志愿服务耀青春